生平:葛传槼(1906年—1992年),上海人,词典编纂专家,中国研究英语惯用法的先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英汉四用词典》,《新英汉词典》(主编之一)、《英语惯用法词典》和《葛传槼英文写作》。
1921年考入上海电报传习所,翌年至崇明县立中学(今崇明中学)任教。1925年起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直至八一三中日淞沪战争爆发。任职其间发现很多英语单词的中文词意义相同,而英语的习惯表述却差异很大,即以6年时间编写《英语习惯用法词典》,于1942年出版,是为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语惯用法词典。在查阅《简明牛津词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时,发现其中不少错误,即致信词典主编英人福勒 (H.W. Fowler),为福勒所钦佩。之后,为中华书局、竞文书局编写英语读本。1945年起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接上级教育主管单位命令,1951年光华大学与大夏大学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继续在此执教至1954年,继而调往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直至1986年退休。1983年,葛老出版葛传槼英语系列,分别是《葛传槼英文写作》和《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为我国的高阶英语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两本高质量的工具书。被学界誉为一代宗师、为中国英语教育界先驱之一。
代表作品:《英汉四用词典》,《新英汉词典》(主要编纂者之一),以及《英语惯用法词典》。葛传槼英语系列:《葛传槼英文写作》和《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
翻译故事:在其外甥钱其琛的记忆中,舅父葛传椝常穿着蓝布长袍,一贯很瘦削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度数较深的黑边近视眼镜。他生活俭朴,布衣粗食,不沾烟酒。平时言语不多,但心地善良,为人热情,平易近人,是毫无“洋”气的“洋”文教师。钱其琛回忆说,他小时候在学校学英文,回到家里讲,葛传椝一听就说:“不对,不对。”然后,马上找出一份香皂的英文说明书,当作教材,亲自来教外甥。
英文是葛传椝生活中的全部乐趣。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在阁楼上阅读英文报刊。他的“阅读”,真是“不求甚解”,全不管内容,只看句型和用法。每当发现文章中有新的短语和用法,并出现两次以上,他就会像发现新的行星一样兴奋,认真记录下来。因此,他的英文有时会比英美人还时尚,而这日积月累的记录,就是一部新英文词典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