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平台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3月20日,光华书院202报告厅迎来了一场春天里的别开生面活动——德语专业师生学业生涯指导“说出我的故事”经验分享会。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德语专业师生们聚集在一起,用心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心得,为彼此点亮前行的路。

活动开场,德语系系主任冯晓春副教授介绍了两位主讲嘉宾:2023级德语系研究生侯佳怡、郑嘉仪。这两位通过优秀本科生夏令营免试直升进入华东师大德语系的研究生学姐当年在本科阶段进入到德语专业是否也经历过迷茫和纠结,她们是如何一路走来,又有哪些经验?通过学姐们“说出我的故事”,助力学弟学妹们的成长。

首先,候佳怡学姐分享了为什么选择德语作为自己的专业,她一开始对德语没有清晰的认知,感到非常迷茫。真正进入大学以后,她开始慢慢地接受德语这个专业,跟着老师踏踏实实地学习,慢慢的对德语产生了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开始对德语专业学习产生怀疑,但并没有放弃学习,在学期末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了转专业的机会。此时她又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要转入感兴趣的专业还是热门的专业。最后,经朋友的建议,她最终选择留在了自己擅长的德语专业。

在此基础上,她分享了学习德语的经验:在语法和词汇上,只要跟着老师认真学、肯花时间去努力,就可以学好;在口语和听力上,她坚持每天练习,尝试多种方法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她鼓励我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接着,她分享了自己保研经历并指出了出国留学的优势。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包括当外语老师、去外企工作以及在高校从事行政工作。在结语中,她鼓励大家在困境中仍然努力和坚持,“沉下心来,静等花开”。

郑嘉仪学姐分享了自己五年学习德语的经历。“德语学习带来了什么?”郑学姐对此给出的回答是,德语可以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潜力。她在德语专业的学习中遇见了一个更优秀的自己。除此之外,郑学姐也谈及自己作为大一新生的困惑,面对小语种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展现出的“小”学而非“大学”的特点,她萌生了努力学习争取转专业的想法。在深入学习后,她的成绩在德语系名列前茅,也最终明确了自己继续学习德语的决心。学姐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最幸福的人,其一是有明确目标的人,其二是随处可安的人。而作为身处其间的大部分,学姐给出了破局之法,先出发,比着急换赛道更重要。

针对个体对专业选择的必然性而产生的怀疑,郑学姐认为,没有人天生为任何专业而生。德语专业不会限制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相反,德语专业完全可以成为将个体载往心之所向处的载体。其次,郑学姐进一步阐述了德语专业能带我们去哪里。德语专业会是很好的铺垫,极具可能性。德语学科涵盖之广带来了链接不同学科的可能性。但她也指出不合理之处尚且存在,比如学科之间的割裂,比如中文和外语失去了相互碰撞的机会。然而,文科的知识万道归宗,从德语语言学出发,我们依旧可以到达多元的世界。

此外,郑学姐还针对“外语就是工具”这一误解作出了回应,固然语言有其寄存性,然而很多细分的学科,也依托于语言之上。外语学习的未来绝非沦为工具,无论是研究语言的构成,还是认知语言学、政治语言学,将语言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都能带来不同的思维火花。

在稍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在德语考研和保研的时候,是否有跨考的意向?”“在德语学习这种相对工具性的大学学习中,是否忽视了对批判性思考这种理性思维的培养吗?”等问题。学姐耐心地解答,鼓励同学们“先出发再思考”,给大一大二的同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有同学提出了关于就业的问题,学姐们分享了本科同学的就业情况,冯晓春老师和辅导员张莉芬老师也分享了本校学长学姐的就业情况,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挑战,勇往直前,追逐梦想,消除同学们都顾虑。也有同学提出了关于专业的问题,学姐们也倾情解答。

通过这次朋辈经验分享会,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更感受到了德语专业的生机和温暖,就像春日里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的滋润。期待莘莘学子们在春天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风采,从德语出发,在大学学习道路上铭记初心,勇攀高峰,谱写锦绣的前程!



图:李童

文:黄秋雨、金一诺

审校:张莉芬、冯晓春


ag平台
ag平台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