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上午,由华东师大美国研究中心组织的“上海历史上的‘外国人的故事’”研讨会在ag平台-ag真人娱乐-ag亚游官网
举行。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ag平台
教授金衡山老师主持,会议邀请到了上海海洋大学朱骅老师,华东师范大学陈俊松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金衡山老师为主讲嘉宾。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三十几名同学参与了本次线下研讨会。
朱骅:赛珍珠、项美丽与上海
朱老师以美国在老上海的租界和势力范围作为引入,依次介绍了百老汇路、外白渡桥、百老汇大厦以及各种在沪机构,体现了美国在老上海的影响。对于个体美国人来说,上海是其一生最高光的部分,或是其辉煌事业的起点。在跨国书写作品中,无论是西方来华者,从中国赴欧美的华人,还是美国土生华裔,都用英语写下了大量的上海叙事。
赛珍珠的中国故乡是江苏镇江,从她为父母写的传记以及别人为她写的八部传记中可以看出赛珍珠和上海深厚的渊源。上海是其父母来华的入关口岸,是适应中国语言文化的过渡带,也是她和家人每一次避难的落脚点或中停战。赛珍珠有在中国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双重经历,她的各类中国书写中,几乎找不出哪一本书不提及上海,而在她的上海书写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描写尤为突出。朱老师列举《分家》、《爱国者》和《梁夫人的三个女儿》三部作品分别分析了赛珍珠笔下抗战前、抗战和社会主义这三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体现其笔下始终贯穿着的独特的上海现代性与中国本土性的矛盾。
项美丽原名艾米丽·哈恩(Emily·Hahn),她在万国艺术剧院演讲室认识了邵洵美,并与之相恋,项美丽的很多作品都和邵洵美相关。Ken为项美丽写的传记开头题记惠特曼的《大路之歌》(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我健康,我自由,整个世界展开在我面前;漫长的黄土路可引我到我想去的地方。)可以说是对项美丽的上海写作特点的概括。
陈俊松: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故事”
陈老师以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儿》中主人公的经历作为引入,谈及犹太难民到达上海的途径和犹太人在上海社区的建立历史,以及各国租界在老上海的划分。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至少两万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因躲避纳粹大屠杀(The Holocaust)通过海路和陆路来到上海避难。1948年之后,约一万犹太难民出于家庭、个人生活需求等原因陆续离开上海,去往德国、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
陈老师分享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三位大屠杀的幸存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W. Michael Blumentha出生于德国,曾在卡特政府任职,担任财政部长,曾回到探访早年居住之地,陈老师分享了其重回上海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视频资料。Liliane Willens是来自俄国的犹太人,在上海曾就读于法语学校,在其作品《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Stateless in Shanghai)中讲述犹太人在中国经历的文化适应过程及生活故事。Betty Grebenschikoff出生于德国,其作品《我曾经叫莎拉》讲述了在纳粹大屠杀期间犹太人的经历。通过讲述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强调了不同族群与共同历史间的紧密关系,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充满人性光辉的历史。
金衡山:邬达克的建筑和抹不去的记忆
邬达克1893出生于斯洛伐克,参加过一战,不幸成为战俘。在被俘的过程中逃跑,途径哈尔滨最后于1918年来到上海,在建筑洋行工作,1925年至1939年期间成为独立设计师,1947年离开上海,移民到美国。
邬达克建筑风格体现出新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的特点,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徐汇区淮海中路1850号的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是一幢新古典主义和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杰作,曾经居住过赵丹,王人美等大批文化名人。其现代风格建筑代表之一国际饭店受到美国纽约摩天大楼启发,曾是八十年代初上海最高的建筑。拜占庭风格的息焉堂是邬达克地方区域风格的建筑代表,体现了其对宗教建筑的偏爱。邬达克的住宅建筑代表之一孙科住宅是一幢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此外,邬达克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其他的建筑作品,如爱司公寓、何东住宅、慕尔堂、浸信会大楼、大光明戏院等,这些建筑历经历史的革新,在今天的上海依旧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
无论海派,还是洋派,邬达克用图和画,把星星播撒到上海这个城市,将万丈光芒的激情播向手拉手的街人,把都市搬到了他们中间。
研讨会的最后,三位老师和与会人员就今天的研讨话题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互动,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相互交流。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扩宽了师生的视野,从“故事”着手,探寻几位“外国人”在上海历史上留下的踪影。与会师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进一步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度思考,加深了对上海这个“大都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