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平台

中文 | English

翻译系系列讲座——张春柏教授和赵刚教授精彩呈现

发布日期: 2018-04-13   作者:   浏览次数 2268

         (一)“影视语言与翻译配音”

  

2018321日下午一点,我校ag平台 邀请“张爷爷”——刚退休不久的翻译系张春柏教授回校,就影视语言的特点和翻译原则及技巧,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张春柏教授是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还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外国影视作品译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教授先后翻译了300多部影视作品,包括家喻户晓的《欲望街车》、《安娜•卡列尼娜》、《成长的烦恼》等等;1998年发表论文《影视翻译初探》,首开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先河。

本次讲座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所有的翻译原则和技巧都是就张教授数十年来翻译经验的总结。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翻译配音的基本过程:80年代初,译员没有条件拷贝电影,也没有台本,只能靠精湛的听力记录台词并且翻译出来。甚至由于当时音轨技术的落后,电影的音乐原声还需后期添加。张教授透露,当时电影配音时会邀请译员到场一起推敲斟酌台词;《秋天奏鸣曲》的原声音乐是请著名的钢琴老师亲自弹奏配音。老一辈的专业精神不得不让人叹服。

    影视翻译不同于字幕翻译,有许多限制因素考验着译员的素质。比如时空限制——也就是配音需要和演员说话的长度及停顿达到一致;而在镜头拉近时,要注意讲话者的口型,应该使用与其相同的开口音或闭口音。影视翻译还有许多要求:译文决不能过于文绉绉,要做到能让观众即时理解;译文需要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让观众身临其境;并且,张教授还引用了尤金•奈达的等效原则理论,指出好的影视翻译是应该能够让目的语观众得到与源语观众同样的观影感受。另外,张教授还引用很多有趣的例子和我们分享了有关习语翻译和文化因素的转换问题,讲座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圆满结束。

    张爷爷的这次“回家”给没能接触影视翻译课程的同学们一次了解这项工作的契机,也以其严谨认真的翻译态度向我们传达了他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

  

(二)“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411日,翻译系又迎来一场讲座的饕餮盛宴。华东师范大学前翻译系主任、现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刚教授为翻译系师生精彩讲述“翻译与跨文化传播”。赵刚教授多年致力于笔译专业实践,有多部译著出版。其中,《中国插花艺术》、《中式纸艺花》等均由国外出版社出版发行,很好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推广。此次,赵刚教授理论结合实践、国内结合国外,客观深入地分析了中译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整场讲座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在开篇阐述清楚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概念后,赵刚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即很多外译作品在国外读者群中接受度颇低,仅是译者的自娱自乐。读者意识是诸多国内译者缺失的观念。要想译介中国文化,首先要理清的是译什么和谁来译。中国的经史子集是否一定是中译外的首选?它们是否能够引起国外读者的共鸣?中国文化中哪些元素值得我们传递给国外读者?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跳出传统观念,仔细思考。谈到“谁来译”,赵老师认为比较有效的翻译方式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合译。这样既可以保证对原文意思的尊重,又可以兼顾译文的接受度。

在讲座下半场,赵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笔译实践,通过多个案例阐述了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解决跨文化冲突。首先,译者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识别出原文所含的跨文化因素,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如果直译的话,可能在一些国外读者看来是“自残”的举动。其次,译者应具有读者意识,以目标语和目标文化的写作方式在译文中将原文中所含的文化差异进行调节。比如,中文行文有时偏抽象和意合,译者在中译英时应区分虚实信息。此外,译者还应不断加强运用英语的娴熟度。例如,有些语法正确的表达英文未必地道,如采用“Warmly Welcome XX”作为横幅在国外非常少见。赵刚教授还拿出自己做的多篇译文和大家分享,在场师生在鉴赏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赵刚教授语言诙谐幽默,在座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此次讲座观点新颖,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窠臼,为中国文化如何通过翻译走入国外读者心中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撰稿:原蓉洁、陈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