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下午1点,“文脉丽娃,品读师大”校园主题日ag平台
分会场活动在闵行校区外语楼333教室正式召开。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作家张定浩先生,围绕着“读诗与写诗”分享了自己独到而精辟的见解。此外,ag平台
金衡山教授,黄雪媛老师也前来做客,与到场师生分享了对“诗”的切身感悟。现场布置了写着诗歌的明信片,书签与信笺纸,诗意氛围浓厚。
四月暖阳,诗意午后
金衡山教授进行精彩的开场致辞后,本科三位学生(黄子晋、朱李华、杨一凡)伴着悠扬的轻音乐朗读起张定浩先生的经典诗歌《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声情并茂,立刻将现场观众引入到一个诗意的世界。
“诗是语言上有创造性的、有关道德的、最精简的虚构”
随后进入张定浩先生的讲座环节。张定浩先生借用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中对于诗的定义“诗是语言上有创造性的、有关道德的、最精简的虚构”,谈及了他对这个最低定义(可能也是最高定义)的理解。
首先,关于诗歌的创造性方面,张定浩先生提出了两点创造性。其一,音韵上的,语感的创造性,一种自足的美。海子的诗歌连绵与重音精心设计,致力营造出回环和震荡,奠定了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语感,一种铮铮作响的语言。但反过来,这种语感也成为一种对于后来诗人的压力和需要摆脱的阴影。其二,意义上的,创造新的关系,词与词之间的新关系,不同事物之间的新联系。而创造这种新关系的基本工具则是隐喻,从隐喻的角度去看待世界,选择什么样的隐喻,或者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新的隐喻,其实也就意味着开启不同的世界,并创造不同的现实。
其次,张定浩先生谈到诗歌是“有关道德的陈述”,并从“要忠于自己作为现代人的感受力”和“诗歌何为的问题”两方面切入探讨。诗的新旧无关文体,旧体诗依旧可以写出新感受,白话诗依旧是可以迂腐不堪的,而现代诗人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作为现代人的感受力。诗处理的,是人的价值、意义和目的。在中国古典语境里,就是诗言志,那么,志是什么?即“心之所存”,是一个人内心此时此刻深藏的想法,是你的心事。
张定浩先生随后又说到关于“精简”和“虚构”这两个问题。他使用庞德的《地铁》一诗谈及到精简的重要性与难度。精简的前提是丰厚的修养,是卓越的能力。此外,诗歌是一种对现实的转化的虚构,一种情感的虚构,一种语调的虚构,一种心智的锻炼。
最后,张定浩先生也给到场学生提出了三点关于“读诗与写诗”的建议。其一,保持阅读诗话诗论与阅读诗的同时性和一体性,因为翻译上的扭曲,需要诗论来校正,加之个人经验的有限,需要另一双魔眼的引导。其二,把译诗作为一种双重练习,在译诗绝对的细读和镣铐中才逼迫出创造。其三,写作也是一种阅读。要真正读懂一首过去的诗,就去写一首新的诗。写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一首诗是如何运作起来的。
“春和景明”,与你读诗
讲座结束之后,黄雪媛老师上台朗读了张定浩先生的诗歌《变化》,以此致敬不断在变化之中的定浩君。黄老师还讲述起她和定浩君2014年初次相识的场景,谈论到定浩君的书籍《爱欲与哀矜》《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
金衡山教授也朗读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有一天》,以此致敬张定浩先生的诗歌《一天》。此外,金老师还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创作的另外一首诗歌《如果我爱你》,此首诗歌是金衡山教授开车时聆听舒婷的诗《致橡树》有感而作。
张定浩先生从诗歌墙上精心挑选出了一首学生抄录的诗歌(海子的《阿尔的太阳》)。被张定浩先生抽中的学生,获得了和先生共同朗读《阿尔的太阳》的机会,并获得了先生亲笔签名的《我喜欢一切不彻底的事物》。
雅俗共赏,诗之魅力
最后,此次活动在师生愉悦的交流互动中落下了帷幕。正如一位机械专业的学生说道:“虽然我是工科出身,不是个诗意的人,但这个午后让我感受到诗的魅力”。